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喵坊

  • 首頁 Main
  • 參觀 Visit
  • 交通 Transportation
  • 產品 Products 
    • 再生紙巾 Recycled Tissue
    • 洗衣球 Washing capsule
    • 零售點 Retailers
  • 喵坊商店
  • 喵巴士回收車
  • …  
    • 首頁 Main
    • 參觀 Visit
    • 交通 Transportation
    • 產品 Products 
      • 再生紙巾 Recycled Tissue
      • 洗衣球 Washing capsule
      • 零售點 Retailers
    • 喵坊商店
    • 喵巴士回收車
    登入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喵坊

    • 首頁 Main
    • 參觀 Visit
    • 交通 Transportation
    • 產品 Products 
      • 再生紙巾 Recycled Tissue
      • 洗衣球 Washing capsule
      • 零售點 Retailers
    • 喵坊商店
    • 喵巴士回收車
    • …  
      • 首頁 Main
      • 參觀 Visit
      • 交通 Transportation
      • 產品 Products 
        • 再生紙巾 Recycled Tissue
        • 洗衣球 Washing capsule
        • 零售點 Retailers
      • 喵坊商店
      • 喵巴士回收車
      登入
      broken image

      廁紙達人葉文琪 回收紙包飲品、辦公室廢紙再造 掀廁紙革命

      擇錄自《明報》星期日生活

      近期逐漸形成的黃色經濟圈,宣揚着一種思想:每個購物選擇決定你想要的未來。

      調整消費態度可以從小事做起,例如我們每天大量使用的廁紙。

      縱使市面上有琳瑯滿目的卷裝廁紙可供「選擇」,但原來清一色都是原木漿廁紙,每生產一噸就要斬伐二十四棵大樹。

      香港回收商人葉文琪決定掀起廁紙革命,回收本地辦公室廢紙,運到越南紙廠製造再生廁紙,今個月起發售。

      再生廁紙只有兩層、無獨立包裝、不是超級柔軟,被寵壞的香港消費者難免皺眉,但我們終於有得揀。

      首間紙包飲品盒回收漿廠

      香港首間回收紙包飲品盒漿廠喵坊Mil Mill在元朗工業邨,二樓寫字樓隔着玻璃窗可以看到地下工場的全貌,葉文琪問記者要先下去影相嗎?記者說訪問後影相亦可,他笑道:「一陣未必有得影,因為我們回收到的紙包飲品盒唔夠。」果然,約十分鐘後運輸帶上已沒有紙盒。

      原先設計工場每日可處理十噸紙盒,但現在每天只回收到一噸紙盒。無理由!香港人每日都丟棄大量紙包飲品盒。葉文琪解釋因為教導公眾需時,要做到乾淨回收才能確保處理費用不會大增和不會損壞機器,因此他們現時只透過「綠在區區」、「不是垃圾站」和七十多間學校回收紙盒。

      港人日棄六十噸紙包飲品

      工場瀰漫着少許酸餿味,運輸帶自動將回收紙盒從下而上運送到巨型藍色水漿機中,水漿機用水力攪拌打散紙包飲品盒的紙、膠與鋁箔,提取纖維。水漿呈乳白色,因為紙盒採用食品級油墨,溶於水中就會脫色。葉文琪拿起一堆已分隔出來的銀色鋁箔解說:「水漿機其實沒有特別分開鋁和膠,我們只是將纖維分出來。但一個紙包飲品盒中有75%是纖維,所以其實最大量的部分已經抽出來。」

      纖維隨後經過過濾系統,重身的雜質會沉底。原來即使是影印紙亦只有八成多纖維含量,其餘都是填充物,即雜質。「理論上第一步打漿處理得愈好,這裏的雜質會愈少的,但我們現在的工藝掌握得不好。」纖維最終會變成啡色原木色濕漿,濕漿之後打算運到南中國製成紙品。

      雖然這種傳統水力打漿技術在國際上已發展純熟,國內亦有十幾間回收紙包飲品盒廠房,但在香港仍然是新嘗試,至今得漿率仍然很低。無熟練工人、無足夠原料測試,要摸索出整套機器一氣呵成運作需要一段長時間。他們亦有請來內地工程師做機器和教導技術,但對比內地大廠房,「工程師都當我們只是玩玩具」。他苦笑即使是環保署起初都半信半疑,直至工廠真正於十月二十一日開幕,「環保署都說好多人想建這種廠,但要問署方拿地。我們沒問他們拿地,而是自己四處找,最後科學園說有這間閒置廠房可以投標」。

      租賃兩萬呎廠房,投資千萬元機器,雖然獲得三百五十萬元政府回收基金資助,但亦要達到產量等目標才能收到資助,是什麼驅使他身先士卒?他說,開設漿廠的想法想足九年,「因為我們當時見到堆填區有很多廢紙,看到最新數字,辦公室廢紙都有百幾噸(二○一八年每日棄置在堆填區的辦公室廢紙達一百五十八公噸),這類的紙包飲品盒都有六十幾噸。如何吸納多點廢紙?將很多垃圾變成原材料?我覺得搞漿廠可行」。

      葉文琪做快速消費品出身,幫牛奶公司的阿華田、寶礦力、樂家杏仁糖等產品安排超市上架,後來成為影印紙Double A香港總經理,將這隻A4紙「由細湊大」到全港銷量第一。之後他被當時香港最大廢紙回收公司福和集團(現改名為綜合環保集團)看中,力邀幫忙籌備上市做董事局行政總裁,他卻未等到上市就辭任,實在不喜歡大家族文化,卻意外發現處理機密文件業務有利可圖,遂於十年前自立門戶創辦回收公司。

      將機密文件打漿

      機密文件和回收業有何關係?「送完機密文件要碎紙嘛。」由開初只處理廢紙,到後來客戶慢慢要求處理掉磁碟、錄影帶、制服、電腦,變成一站式服務。現時他們又幫中文大學處理所有垃圾和回收,做減廢顧問,七年間將中大運到堆填區的垃圾量減少兩成以上。公司三年前終於有錢賺,決定實踐開漿廠的想法,「將機密文件碎紙不及打漿,打漿就乜資料都無晒。但籌備之時又接觸到紙包飲品盒,覺得要令公眾認識減廢回收,紙包盒是最好、最貼身」。

      100%再生廁紙

      紙包飲品回收技術仍在測試,公司已錄得連月虧損,加上大環境經濟不好,令廢紙滯銷,「但我們已和香港三千間辦公室簽合約,每日回收二十多噸辦公室廢紙。所以我必須為廢紙找出路,因此我們和越南紙廠新東洋寶碧(越南)談判,我供應廢紙給你,我買你廁紙,就咁開始。」

      廠房其中一面牆堆放了數千條卷裝廁紙,手抽式膠包裝比市面的卷裝廁紙明顯薄身許多,沒印上任何圖案或文字,一切簡單直白。摸上手,廁紙較輕身,只有兩層,紙質有少少「嚡」但可接受。記者試用後覺得廁紙的堅韌度和水溶性很高。每卷廁紙長三十米,重約一百○五克,無獨立包裝,一條十卷賣三十元,平均一卷三元。

      不少人憂慮環保廁紙的衛生問題,葉文琪拍心口說此越南紙廠已製造再生廁紙多年,成品亦定期由第三方檢定中心檢驗,以符合越南政府的廁紙品質標準。加上廠家在生產過程中多重消毒。「有規模的紙廠一定要用攝氏四百度高溫消毒,因為紙廠要先用水將纖維帶到布上成形,再捲起紙張,所以紙張不可能濕。紙張因此會經過一個滾筒,滾筒入面是加壓達攝氏四百度的蒸氣,短時間內蒸發紙張和殺死所有細菌。過程中是不會有細菌,有菌的原因往往是後面倉儲、運輸或包裝衛生做得不好」。

      潔白柔韌離不開化學物 衛生符合標準

      由辦公室廢紙打成的紙漿呈灰色,再生廁紙帶啞白色,並非那種反光潔白。葉文琪強調不會添加熒光增白劑,「但無辦法的是,如果回收得來的原材料廢紙本身就有熒光增白劑的話,我們亦無能為力。雖然歐盟做過測試,回收再造可減低熒光增白劑成分,但由於增白劑會黏在纖維上,無辦法完全消除」。

      廁紙韌度和柔軟度呈反比,「柔軟啲就冇咁韌,要韌就一定粗糙啲,要兩者兼得,就要加chemical(化學物質),但為了減廢才再造紙,所以我們否決了」。外國研究顯示三層廁紙較浪費,他傾向廁紙只做兩層,「超市出售的家用廁紙是三層為主,商場廁所其實一定只有兩層,因為人們不會慳住使」。但收到不少網民要求製造三層廁紙,甚至有人在fb指摘他們不可能改變消費者習慣,亦有人謂「本身我用開兩格,用你的廁紙要用三格」,令葉文琪啼笑皆非:「三層乘兩格,和兩層乘三格,不是一樣嗎?」

      香港多劏房和唐樓,廁紙水溶性就顯得相當重要。水溶性高有兩個關鍵,一、不可以加化學劑;二、造紙時的纖維交織方法。「本身纖維是不會溶於水,而是分散它。越南這間紙廠擁有特別的交織秘訣,所以原紙獲得理工大學驗證水溶性高、塞渠機會低。」

      盼看到循環負責任的消費

      他們之前將一百噸廢紙運到越南紙廠,福和當年可以再造約八十五噸廁紙,但越南廠房質素要求高一些,只能再造六十多噸。他們現時買入其中四十噸,約四個貨櫃,每個貨櫃六千七百條廁紙,現時售出約兩櫃訂單。

      葉文琪深明首批用戶都是崇尚環保的人,「但去不去到一般家庭?收到的意見是廁紙較粗糙,無辦法,香港消費者被寵壞了。但我好希望人們看到一個循環經濟的運作,之後考慮到負責任的消費(responsible consumption)。再生廁紙一定無原木漿咁靚、咁柔軟,你要自己平衡和取捨。」

      將廁紙定價為三元一卷,葉希望成功入屋,「聽到有人說賣三元都嫌貴,我好心痛,因為拿FSC等國際證書樣樣都是錢。市面很多所謂環保廁紙無認證都賣四五元卷」。他說運費高昂令他們廁紙毛利很少,「我們計過數,如果廁紙放兩三星期倉就會蝕錢」。他們現時主要靠人手處理網上訂單,另外生活書社、田嘢等小店亦有擺貨出售,現正與HKTVmall洽談上架發售。

      在香港造紙?

      不少人希望他們可以在香港造紙,真正港產,但他對於興建一間紙廠有保留,「這間越南紙廠四十萬呎,其實好細㗎咋。而好多大型紙廠,如影印紙Double A、玖龍、理文造紙紙廠都有自己的發電廠和水廠,如果造紙量不夠高,就不能拉低成本。除了原材料供應,出路亦很關鍵,基本上做紙皮最簡單,但做完的紙皮要賣去邊?賣去做紙箱廠囉,紙箱廠又賣畀邊個?香港有工業?所以我唔知如何在香港造紙。」即使廁紙在香港已經是最多出路,但要改變以原木漿廁紙為主的市場並不容易。

      「但消費者的影響力是可以改變一啲嘢的。」他表示消費者是唯一可以抗衡資本家的力量,「我很擔憂,因為Double A大老闆跟我說斬樹易過回收、平過回收,為何我要做回收?現在內地說要禁止進口廢紙,這樣會逼到整個市場不再做再造紙,既然原木漿容易、消費者又不鍾意再造紙,中國的再造廁紙近這一年幾乎已經死晒。唯一可抗衡的是消費者選擇,我堅持要用recycled的,不止是紙。我經常說紙是回收業難度最低的,膠是很複雜,如果連紙都不能堅持的話,或做不到所謂的環保經濟圈,就好大鑊」。

      他長遠希望形成一個循環經濟圈,現時亦和不同物業管理公司討論,探索從他們旗下的辦公室回收廢紙後,物管公司再向他們買入再造廁紙到旗下商場或酒店使用。同時希望影響政府支持生產者責任制,因為全世界的回收業或低價品種回收業要維持可持續發展,其實都要靠政策支持,「我經常說回收業是公共服務,當紙價好是可以做收買佬,但不是永遠咁理想,這種情况下政府要介入囉。兩種形式,一是垃圾費好高,當一千元垃圾費時,收賣佬說八百元幫你處理,你一定畀佢,這是歐洲模式。而台灣則以生產者責任制收稅,補貼回收再造商」。

      我只是生意人

      「我不想拿光環,從來都只是生意人,而非環保人士,但做環保是開心的,做這個行業久了,會覺得有些資源真的要珍惜。而且不是生意的話,根本做不下去,過去幾年好多人做upcycling升級再造,但產量小根本無可作為,一盤生意提供的解決方法一定比藝術家好,亦要有規模才能提高公眾意識。」

      五十多歲的他說,這十年老了許多,笑說自己以前明明還有baby face。做回收業,實在不容易。記者問他漿廠虧損多少他會放棄,他說:「無得諗放棄,我諗樓賣了都會繼續做下去。」可幸是再造廁紙反應不錯,反倒為公司宣傳,帶來了其他額外生意,對前景還是有希望的。

      為何叫Mil Mill喵坊,你有養貓嗎?「沒有啦,只是漿廠多數被叫pulp mill或paper mill,我們又想起牛奶盒milk cart,發現將牛奶盒兩個角整起就似隻貓囉。」不需要太多浪漫的幻想。葉文琪是愛笑的人,訪問時總會笑得瞇起眼,帶幾分憨厚。但拍照時卻又收起笑容,他說別人都說他笑得不好看。「不會啊。」記者說。追夢的人會發光。

      點擊查看原文
      Previous
      飲品紙盒回收商產再造廁紙 創建循環經濟圈
      Next
      紙包飲品都可回收?香港首間紙包飲品盒回收廠「喵坊」製再造紙
       Return to site
      Cookie Use
      We use cookies to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security, and data collection. By accepting, you agree to the use of cookies for advertising and analytics. You can change your cookie settings at any time. Learn More
      Accept all
      Settings
      Decline All
      Cookie Settings
      Necessary Cookies
      These cookies enable core functionality such as security, network management, and accessibility. These cookies can’t be switched off.
      Analytics Cookies
      These cookies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our website and help us discover errors.
      Preferences Cookies
      These cookies allow the website to remember choices you've made to provide enhanced functionality and personalization.
      Save